lucky《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title_icon下載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若無法以瀏覽器開啟pdf檔,請於Download圖樣上按滑鼠右鍵,選"另存目標""鏈結另存新檔"即可。

譯者

譯者年代

經典

說明

格式

下載

 

畺良耶舍 譯

 

劉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一卷

 

又稱《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佛觀經》、《無量壽觀經》、《十六觀經》,略稱《觀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pdf

 sutra_p1_01.pdf

 

title_icon《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簡介

《觀無量壽經》,一卷,劉宋元嘉元年(西元二二四年)開始翻譯,直到西元四四二年完成,乃畺良耶舍大師所譯。又稱《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佛觀經》、《無量壽觀經》、《十六觀經》,略稱《觀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當世尊在耆闍崛山演說《法華經》時,王舍城發生人倫悲劇,太子阿闍世興起逆害,禁閉其父頻婆娑羅王於七重牢獄內;又敕語內官,閉置其母韋提希於深宮,不令復出。當時韋提希被幽閉之後,愁憂憔悴,於是遙請世尊派遣目連及阿難來見。

世尊知韋提希之心念,即敕命目連及阿難從空而至,世尊亦以神通力出現在韋提希深宮內,眉間放光遍照十方世界;佛之光明中,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韋提希親眼目睹後,樂生極樂世界,故求問世尊往生彌陀淨土方法。世尊先為韋提希說定善十三觀之行,定善就是息慮凝心,觀想極樂淨土依正莊嚴。世尊說完定善十三觀,韋提希未再問,世尊即自說散善三觀,散善就是廢惡修善。最後世尊付囑持名,不付囑觀想,於是彰顯一經之要乃在念佛,與《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之宗旨完全一致。

阿闍世乃弒父害母之賊子,韋提希乃五障三從之癡女,若無此賊子癡女,則何緣得說如來之大悲?又下輩品五逆十惡之罪人,若無此惡逆之機,則何因得顯念佛之大利?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云:「為極惡最下之人,說極善最上之法,例如彼無明淵源之病,非中道府藏之藥,即不能治。」今此五逆如重病之淵源,此念佛即靈藥之府藏,若無此藥,則誰能治此重病?

《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言:「或有眾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斯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經文說到惡人往生之情形,如目睹之,於中「具足十念」之念佛,即知是《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之「十念」。二經彼此對照,機與法之真實,非常顯明。

《觀無量壽經》定善十三觀,由近而遠,如步步邁入淨土,第一日想觀、第二水想觀,是此界可見之境相;第三地想觀、第四寶樹觀、第五寶池觀、第六寶樓觀,是彼國無漏之境相。而後第七華座觀、第八像觀、第九真身觀、第十觀音觀、第十一勢至觀、第十二普觀、第十三雜想觀。然而此定善十三觀,非上根機者不堪修。

又散善九品之機,自高至卑,猶如水之赴下流。其上中六品,猶能廢惡修善,其下三品,則五逆十惡,曾無一善,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但因臨終稱名,頓滅生死之罪,遂得往生彼國。善導大師《觀經疏》云:「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云:「定散為廢而說,念佛三昧為立而說。」此皆就法而言。若就機而論,則應當言「定散諸機,為廢而說;下三品機,為立而說。」此即無他方便之極重惡人,乃本願所救之實機。

 

 

 

 

 

 

 

 

   

show bar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