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y淨土釋疑

title_icon問答31~40

編號

 

問與答

 

31

 

: 專修與雜修有何利弊得失?

 

答:

依善導大師《往生禮讚》所言,專修有四得:一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二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三者不違教故,四者隨順佛語故。雜修有十三失:一者雜緣亂動失正念故,二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三者與教相違故,四者不順佛語故,五者繫念不相續故,六者憶想間斷故,七者回願不慇重真實故,八者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九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十者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十一者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十二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十三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又善導大師《往生禮讚》所言,專修之利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雜修之弊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又印光大師《文鈔正編》覆高邵麟居士言:「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如帝網珠,千珠攝於一珠,一珠遍於千珠,舉一全收,無欠無餘。若久修大士,緣境不妨寬廣,境愈寬而心愈專一。若初心末學,緣境若寬,則心識紛散;而障深慧淺,或致起諸魔事,故我佛世尊及歷代諸祖,皆令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者此也,待其念佛得證三昧,則百千法門,無量妙義,咸皆具足。」

 

32

 

念佛人臨終時,彌陀何故必現其前?

 

答:

此為法藏菩薩之大悲願力故,為令臨終者,具足佛緣,不墮魔網,不生障難,心不散亂,意不顛倒,住於正念,絕對往生,是故誓言,於諸行者,臨命終時,現前接引,其第十九臨終接引願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又《悲華經》云:「願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其餘無量無邊阿僧祇諸佛世界,所有眾生,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修諸善根,欲生我界者,臨終之時,我當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以見我故,離諸障閡,即便捨身,來生我界。」

 

又《大悲芬陀利經》云:「彼欲終時,我與無數大眾圍繞,而現其前,彼見我已,令於我所,得大歡喜,除諸障礙,命終已後,得生我國。」

 

 

33

 

十方眾生為彌陀所被之機,未知是以何機類為主?

 

答:

魏譯言「十方眾生」,漢譯言「諸天、人民、蠕動之類」,吳譯言「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唐譯言「餘佛剎中諸有情類」,宋譯言「所有十方無量無邊無數世界一切眾生」,《悲華經》言「無量無邊阿僧衹餘佛世界所有眾生」。

 

從魏譯難明十方眾生所指為何?但是漢、吳二譯,卻明確指出天、人、畜生三類,此是六凡眾生,是何世界的六凡眾生?唐譯指出除了西方佛剎外的餘佛剎,宋譯更詳盡指出除了極樂世界外的所有十方無量無邊無數世界的一切眾生。從以上諸譯可知:十方眾生是除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外的所有十方無量世界的六凡眾生。

 

又《大乘無量壽莊嚴經》第一願言:「世尊,我發誓言:願如世尊,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所有一切眾生,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皆得身真金色。」由此願可知四義:

一者為令三途眾生回歸故﹕法藏菩薩發願成佛,願所居佛剎,具足無量功德莊嚴,目的是為了三途的眾生能回歸淨土,安身立命。

二者越苦眾生急需偏救故:一切眾生中,標出焰摩羅界及三途眾生,表示欲攝盡所有眾生,也顯示越苦之機越先急救。

三者顯明罪業不礙往生故:三途眾生,皆生我剎,乃是彰顯不嫌任何眾生之罪業,每一眾生皆要救度,更明罪業不礙往生,無礙光攝受故。

四者教化生者速疾成佛故: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乃是顯明非但不嫌三途眾生之罪深業重,還要教化他們速疾成佛。如此慈悲是為大慈大悲。

 

故知,六凡以三途眾生是彌陀所急救之對象。

 

 

34

 

何故不念本師釋迦,但念導師彌陀?

 

答:

稱念彌陀聖號,乃是釋迦教念,方始信解行持,猶如父母將其子女,託付老師教導,子女學問方成,此由老師化育。但念彌陀,亦復如是,釋迦演說淨教,悲心再三,勸念彌陀,令生淨土,早證菩提。

 

非僅淨土三經所說,諸經之中釋迦勸念彌陀,所在多有,茲引下列經文以作佐證:

如《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當起廣遠無量歡喜,安立其意,令使真諦十萬億信心,念斯如來,其人當得無量之福,永當遠離三塗之厄。」

 

又《般舟三昧經》云:「佛言: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

又《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云:「爾時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賢護菩薩)言:若人發心,求生此者,常當繫心,正念相續阿彌陀佛,便得生也。」

又《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云:「若有眾生,於他佛剎,發菩提心,專念無量壽佛,及恆種植眾多善根,發心迴向,願生彼國。是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比丘眾,前後圍繞,現其人前,即隨如來,往生彼國,得不退轉,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又《阿彌陀佛大思惟經》云:「若轉輪王,十萬歲中,滿四天下七寶,布施十方諸佛,不如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一彈指頃坐禪,以平等心憐愍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功德。」

 

 

35

 

法藏菩薩何故立發四十八願?

 

答:

佛心密意,甚深難測,我輩凡愚,昏庸無智,實難究知,然依經所言,可窺其大意,無非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行化他,圓成二利。今蠡測法藏菩薩願心,無量之中,略出六意,一者成就淨土故,二者利益群生故,三者顯示性體故,四者為令聞名故,五者教導念佛故,六者攝受往生故。說明如下:

 

一者成就淨土故:如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云:「莊嚴佛世界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願力。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淨世界亦復如是,福德如牛,願如御者。」法藏菩薩睹見諸佛世界無量嚴淨,故超發大願,誓言國土嚴淨,超勝第一,以攝化眾生。

 

二者利益群生故:三界眾生,煩惱無量,流轉生死,不知本有自性,可成佛道;故法藏菩薩愍此,建立淨土,令十方眾生,厭穢欣淨,得生其土,離苦得樂,圓成菩提。

 

三者顯示性體故:法藏菩薩為久遠實成古佛,親證真如自性,即是眾生一念心性,其體不二。然眾生迷倒,不覺不知,如衣裹明珠,貧女寶藏。法藏菩薩因此稱性發願,以名接物,顯示此明珠寶藏,眾生本有,令眾生了知,自心即佛,回復本來,識取家珍。

 

四者為令聞名故:諸佛因地修道以嚴土熟生,各各願行不同,或重菩提大果,或重人天善利。法藏菩薩所修願行,超踰十方,即是以不可思議願行成就之果德名號,令十方諸佛如來稱揚讚歎,使十方眾生得聞、信受、稱念,往生淨土,即得無上大利。

 

五者教導念佛故:法藏菩薩所發弘願,無非欲令十方眾生,聞名信樂,一心念佛,得生其國,圓滿菩提,如《無量壽經》云:「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又《觀經》云:「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音勢至,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當知,四十八願乃是如來教導眾生念佛。

 

六者攝受往生故:四十八願之中,雖亦有令十方世界之人、天、菩薩,聞名獲得現生利樂之願,然法藏菩薩之深意,乃是欲令九界眾生,聞名念佛,往生彼土。不但凡夫須生淨土,方能了脫生死,離苦得樂;即使二乘聖者,亦必須迴小向大,修淨土行;以及大乘菩薩,同是不可不生淨土,如天親菩薩《往生論》云:「欲遊戲地獄門者,必生淨土,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救苦眾生。」故知,四十八願,一一願皆為攝化九界眾生,往生彼土,速得無生,究竟成佛。

 

 

36

 

四十八願皆是彌陀悲心所發,何故特重第十八願?

 

答:

淨土一法,以彌陀誓願為根本,以第十八願為願王,因四十八願之心要即在此願,如人之心臟,似樹之樹根。善導大師《法事讚》云:「弘誓多門四十八,遍標念佛最為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法藏菩薩發大誓願建立極樂之因由,無非欲令眾生往生,此正是第十八願之義,餘四十七願為令欣慕入此願。若無此願則餘願不成,無往生因故;若無往生因,則餘願徒設,故餘願攝於此願。

 

又法然上人《無量壽經釋》云:「其四十八願中,或立無三惡趣願,或說不更惡趣願,或言悉皆金色願,此皆為第十八願也。其第十八願者: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四十八願中,此願特勝,何以故?若無眾生往生彼國者,則悉皆金色願、無有好醜願,依何成就乎?亦唯有眾生之往生,方有身之金色、無有好醜、具足五通、證悟宿命。因此,善導和尚於《觀經疏》玄義分釋言: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四十八願,一一皆此意也。」

 

此即善導大師將四十八願,一一解釋為第十八願,一一指歸於此願,以顯專念名號之義。《觀經疏》云:「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故知,第十八願如綱,四十八願如目,綱舉則目張。法藏菩薩成佛十劫,果成佛意不忘因願,必來攝取念佛眾生,以本誓重願不虛故,故特重之。

 

37

 

四十八願因何以無三惡趣為第一願?

 

答:

法藏菩薩誓發大願,從真如自性而出,願重意深,此願為首,略有五義:

 

一者為顯彌陀救度惡人為先:三毒為三途之因,三途為三毒之果,於一切眾生中,標出三途眾生,表示欲攝盡一切眾生之意,也顯示越苦的眾生越先急救,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故。法藏菩薩悲愍穢土中三毒眾生,漏諸佛化,恣意造惡,墮入三途,永受劇苦,故別建無三途之淨土,使十方眾生,往生其國,悉成菩提。

 

二者為令凡夫心生仗佛願力:三界中三途為極苦之處,眾生流轉,常怖此苦;法藏菩薩選擇以此為先,為令苦惱之凡夫,得知自身雖具三毒,但一得往生,即不受苦報,淨土無有眾苦故,自然心生仗佛願力,念佛求生。

 

三者為明彌陀願力不捨一人:彌陀普利益於一切,不捨任何一人,若煩惱之凡夫,及三途之惡人,也能獲救,則十方眾生,人人皆能獲救,如《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云:「如來所興,救度眾生,無所遺漏,不捨一人。」

 

四者為彰罪業不礙往生淨土:彌陀圓滿大智,不發虛願,既然誓言救度惡凡之機,即是明示凡夫之罪業,不能障礙彌陀之救度,蓋彌陀成就之無礙光明,專為破除眾生之煩惱。凡夫之罪業雖重,較諸彌陀之願力,無非滄海一粟。石之性重,投諸大海必沉,投諸大船必浮;凡夫罪重,投諸三界必墮,投諸願船必度。

 

五者為使下凡之機厭穢欣淨:由此願可知,往生非以眾生之念佛功深,伏斷三毒為要件,蓋斷貪瞋痴者,憑己力不墮三途故,何勞彌陀弘發此願?故彌陀本意為垢深障重之凡夫,念佛功夫固然越深越好,但非以此為往生條件。法藏菩薩大慈大悲偏憫重苦凡夫,猶如父母慈愛心偏病子,故以此願為首,為令下凡之機厭穢欣淨。

 

 

38

 

法藏菩薩何故捨諸行取念佛,作為往生本願?

 

答:

佛意幽深,凡愚難測,依法然上人之意,解有二義:

 

一者勝劣,二者難易。 一者勝劣:諸行是劣,念佛是勝,所以者何?佛之名號乃是萬德之所歸,以彌陀如來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內證功德;以及相好、光明、說法、神通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攝在果地嘉號之中,是故名號功德為勝,餘行不然,各守一隅,是故為劣。

 

二者難易:念佛易行,諸行難修,故善導大師《往生禮讚》云:「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又源信大師《往生要集》云:「問:一切善業,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勸念佛一門?答:今勸念佛,非是遮餘種種妙行,只是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諸緣,修之不難,乃至臨終,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諸行難故,不通諸機。法藏菩薩為令一切眾生平等往生,捨難取易以為本願。

 

又法然上人《逆修說法》云:「若以布施為本願者,貧窮困乏輩,斷往生希望;若以持戒為本願者,破戒無戒徒,斷往生希望;若以禪定為本願者,散亂粗動人,不可得往生;若以智慧為本願者,愚癡無智者,不可得往生。自餘諸行,準此應知。然堪布施、持戒等諸行者極少;貧窮、破戒、散亂、愚癡者甚多,若以如上諸行用為本願,得往生者甚少,不得往生者甚多矣!法藏菩薩大悲,遍攝一切欲得往生,是故唯以稱名一行立為本願也。」 由上可知,法有廣略不同,機有堪不堪行,時有通塞之異,果有真假之別,然彌陀無上大慈,平等大悲,欲普被有情,念佛往生。

凡有心者,易念易生,如一輪月光浮於萬水,無嫌淺深;似一個太陽照諸世界,不選高下。攝萬機於一願,納千品於念佛,不捨任何一人,易行疾至淨土,是為法藏菩薩選擇之正意。

 

 

39

 

第十八願諸師如何釋義?

 

答:

諸師解釋如下:

 

一、道綽禪師《安樂集》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二、善導大師《觀經疏》云:「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三、善導大師《觀念法門》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四、善導大師《往生禮讚》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五、法然上人《淨土宗略鈔》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六、印光大師《文鈔正編》與陳錫周居士書云:「若有眾生,聞我名號,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七、印光大師《文鈔正編》岳步雲為親所設佛堂說云:「若有眾生,稱我名號,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八、印光大師《文鈔三編》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證據云:「若有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九、元賢大師《淨慈要語》云:「若有眾生,欲生我國,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十、妙空子《蓮邦消息》云:「若有眾生,至心稱念,我之名號,乃至十念,欲生我國,若不生者,我不作佛。」

 

 

40

 

法藏菩薩以不定之詞誓言乃至十念,有何深義?

 

答:

第十八願所攝之機為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其數無量,根器千差萬別,不論智愚、不分善惡、不別聖凡、不管道俗,悉皆統攝。「乃至」二字,彰顯大悲之至極,攝受臨終與平生之機,上盡一形,為報謝佛恩之一生念佛;下至一念,為決定往生之一念信受。

 

覺如上人《口傳鈔》云:「如來大悲,以短命之根機為本,若以多念為本願者,命縮於一剎那、無常迅速之機,如何乘本願乎?他力之信者,一念定獲,即得往生,其時,命非臨終之機者,存命之間,應常念佛,此即契於上盡一形之釋。」是故,乃至十念,即是不論任何人,不論做何事,不論在何時,不論在何處,不論用何心,不論以何法,不論遇何緣,不論念何調,不論計何數,亦即:

 

不論任何人:乃至大人念、乃至小孩念;乃至善人念、乃至惡人念;乃至聖人念、乃至凡夫念;乃至僧人念、乃至俗人念;乃至活人念、乃至死人念;乃至智人念、乃至愚人念。

 

不論做何事:乃至工作念、乃至休閒念;乃至洗衣念、乃至炒菜念;乃至禮佛念、乃至靜坐念;乃至走路念、乃至坐車念;乃至吃飯念、乃至睡覺念。 不論在何時:乃至白天念、乃至夜晚念;乃至閒時念、乃至忙時念;乃至晴天念、乃至雨天念;乃至定時念、乃至隨時念;乃至平生念、乃至臨終念;乃至生前念、乃至死後念。 不論在何處:乃至室內念、乃至室外念;乃至佛殿念、乃至郊外念;乃至陸上念、乃至水中念;乃至寺院念、乃至家裡念;乃至天上念、乃至地獄念。

 

不論用何心:乃至智慧心念、乃至愚癡心念;乃至禪定心念、乃至散亂心念;乃至歡喜心念、乃至煩惱心念;乃至清淨心念、乃至污穢心念;乃至信心念、乃至疑心念。 不論以何法:乃至大聲念、乃至小聲念;乃至動中念、乃至靜中念;乃至六字念、乃至四字念;乃至口中念、乃至心中念;乃至追頂念、乃至數息念;乃至觀想念、乃至持名念。

 

不論遇何緣:乃至善緣念、乃至惡緣念;乃至順緣念、乃至逆緣念;乃至俗緣念、乃至法緣念;乃至業緣念、乃至道緣念;乃至內緣念、乃至外緣念。 不論念何調:乃至快板念、乃至慢板念;乃至六字二音念、乃至四字四音念;乃至ㄛ音念、乃至ㄚ音念;乃至印光大師曲調念、乃至法照大師曲調念。 不論計何數:乃至訂多念、乃至訂少念;乃至計數念、乃至隨意念。

 

如此,一切不論,行者只要,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一心念佛,彌陀如來,一定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願力絕對救度。

 

 

 

 

 

 

 

 

 

 

 

 

   
各種講義下載
 
信願法語錄
 
祖師開示
 
佛經法語
 
淨土偈頌法語
 
法師著作
 

show bar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