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最新訊息

所有法訊總覽

【清明報恩念佛大法會】4月4日(四)

【信願師父共勉】2024/2/25

【信願師父共勉】文/釋信願
欲生西方淨土,稱念彌陀之行人,應學如來,等視眾生,恭敬三寶,一者真實學佛,二者用心習法,三者平等奉僧。並以終生不渝,遵奉如下信念:

不可自讚毀他,亦不可揚一抑萬;是法平等故。
不可重道輕俗,亦不可重俗輕道;同具佛性故。
不可以信礙行,亦不可以行礙信;信行一體故。
不可弘淨貶聖,亦不可弘聖貶淨;同為佛說故。
不可學大謗小,亦不可學小謗大;法為契機故。
不可祖祖相比,亦不可師師相較;各有法緣故。

【淨土釋疑70】

【淨土釋疑70】
問:因願文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試問往生是平生或臨終?

答:既言乃至,即是不論平生或臨終,十方機類,善惡根器,千差萬別,平生遇緣念佛者,則平生往生決定;臨終遇緣念佛者,則臨終往生決定。往生彼土乃是機之意識,契佛願心,機法相應,生佛一體,何待色身捨報方得決定?《無量壽經》此願成就文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繼續閱讀....)

【佛經法語32】《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節錄

【佛經法語】 《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節錄
《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言:
又舍利弗!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淨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而說偈曰:
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 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舍利弗!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歡喜踴躍,至心稱念,深信不懈,於現在身,受無比樂;或轉貧賤獲得富貴,或得果免宿業所追病患之苦,或轉短命得壽延長;或怨家無恨得子孫繁榮,身心安樂,如意滿足。如是功德,不可稱計。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祖師開示30】《印光大師文鈔三編》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證據

【祖師開示30】《印光大師文鈔三編》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證據
如來一代時教所說一切法門,皆令眾生修戒定慧,斷貪瞋癡,了幻妄之生死,證真常之心性者,然眾生根有利鈍,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或可即生了生死,或二三四五生了生死。根鈍惑厚者,十百千萬生或十百千萬劫,猶不能了,此係依通途教理修持而論,乃仗自己修戒定慧力,斷盡貪瞋癡煩惑者,其難也難如登天。任汝見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 ...........(繼續閱讀....)

【祖師開示29】《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

【祖師開示29】《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 法照大師
法照大師《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言:

如來尊號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 但有稱名皆得往,觀音勢至自來迎。

彌陀本願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夫; 一切眾生皆度脫,稱名即得罪消除。

凡夫若得到西方,曠劫塵沙罪滅亡; 具六神通得自在,永除老病離無常。

西方淨土更無過,閻浮極苦罪人多; 欲得令生出三界,惟須至意念彌陀。

有幸得逢善知識,指示西方快樂門; 欲得速超生死苦,專心念佛斷貪瞋。

閻浮濁惡不堪停,處處唯聞眾苦聲; 不如專念彌陀號,今生直到寶蓮城。

眾生努力念彌陀,急要迅速更無過; 祇為西方開九品,和罪帶障出娑婆。

持戒坐禪名正法,念佛成佛是真宗; 不取佛言名外道,撥無因果見為空。

釋迦普勸念彌陀,意在眾生出愛河; 上品華臺見慈主,到者皆因念佛多。

西方進道勝娑婆,緣無五欲及邪魔; 成佛不勞諸善業,華臺端坐念彌陀。

五濁修行多退轉,不如念佛往西方; 到彼自然成正覺,還來苦海作津樑。

閻浮穢惡不堪停,惡業瞋恚鬪無明; 若能專心念彼佛,彌陀寶界悟無生。

萬行之中為急要,迅速無過淨土門; 不但本師金口說,十方諸佛共傳證。

寶池寶岸甚寬平,寶地瑠璃千忉明; 普勸眾生勤念佛,彌陀決定自來迎。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還到此間迎。

急須念佛莫悠悠,欲超苦海要船舟; 稱名決定生安樂,永絕閻浮生死流。

不如西方快樂處,到彼花臺隨意開; 但有傾心能念佛,臨終決定坐金臺。

晝夜懃心專念佛,摩尼殿上禮如來; 若能念彼彌陀號,往生極樂坐花臺。

【祖師開示28】 《印光大師文鈔正編》覆高邵麟居士書四

【祖師開示28】 《印光大師文鈔正編》覆高邵麟居士書四
若論念佛法門,唯以信、願、行三法為其宗要,三法具足,決定往生。若無真信切願,縱有真行,亦不能生,況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謂「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三世不易之常談,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親證實益耳。
...........(繼續閱讀....)

【祖師開示27】 淨土問答並序

【祖師開示27】 淨土問答並序/ 印光大師 撰
大矣哉!淨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當遜其奇特,十念一念,即登不退;歷劫修證者,當仰其高風,普被上中下根,統攝律教禪宗。如時雨之潤物,若大海之納川。偏、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大、小、權、實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證大菩提。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是以《華嚴》海眾,盡遵十大願王;《法華》一稱,悉證諸法實相。
...........(繼續閱讀....)

【祖師開示26】念佛一聲火化紅蓮

【祖師開示】念佛一聲火化紅蓮
非濁大師《三寶感應要略錄》云:
昔天竺阿輸沙國中,有一婆羅門,愚癡不信,惡業嚴身,其婦淨信,解念佛定。
婦每勸夫曰:「汝可念無量壽佛。」夫不隨,此婆羅門多欲愛婦,情深染著,不知厭足。
時婦曰:「夫婦如雙羽,汝如何不似我行?既不隨我心,我亦汝不隨,眾不順情。」
時婆羅門曰:「我愚癡故,不能持汝行,將如何?」
婦曰:「汝定一時,我修念佛定訖,擊金鼓時,將唱南無阿彌陀佛,入寢屋方交臥。」
婆羅門如言而行,三年後,依微疾而卒;脅下尚暖,婦疑不葬。
五日方活,悲泣謂婦言:「吾死入鑊湯地獄,羅剎婆以鐵杖打罪人,打動鑊緣,即謂汝金鼓聲,不覺高聲唱南無阿彌陀佛。爾時,地獄如涼池,蓮花彌滿其中,聲所及罪人,皆生淨土。羅剎白王,王放吾還曰:「以此奇事,傳說人間。」
即說一偈云:「若人造多罪,應墮地獄中,纔聞彌陀名,猛火為清涼。」
婆羅門憶持而再說,聞者歡喜矣。

【佛經法語31】《法句譬喻經•多聞品》節錄

【佛經法語】 《法句譬喻經•多聞品》節錄
《法句譬喻經•多聞品》言:
聞為知律法,解疑亦見正;從聞捨非法,行到不死處。

【佛經法語30】 《法句譬喻經•無常品》節錄

【佛經法語】 《法句譬喻經•無常品》節錄
《法句譬喻經•無常品》言:
人有四事,不可恃怙,何謂為四?一者少壯會當歸老;二者強健會當歸死;三者六親歡娛,會當別離;四者財寶積聚,要當分散。

【佛經法語29】 《法句譬喻經•無常品》節錄

【佛經法語】 《法句譬喻經•無常品》節錄
《法句譬喻經•無常品》言:
自古至今,大畏有四:生則老枯,病無光澤,死則神去,親屬別離,是謂為四。不與人期,萬物無常,難得久居,一日過去,人命亦然,如五河流,晝夜無息,人命馳疾,亦復如是。

【佛經法語28】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法界品》節錄

【佛經法語】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法界品》節錄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法界品》言:
云何五德順逆法界?
其順五者:一者孝父,二者孝母,三者忠君師,四者助聖者,五者歸三寶;
其五逆者:一者殺父,二者殺母,三者弒君師,四者殺聖者,五者破三寶,
是名五德順逆法界。

【佛經法語27】《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六大品》節錄

【佛經法語】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六大品》節錄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六大品》言:
佛告舍利弗言:如汝所問,眾生身分依果報,限以天命生,受父母氣成身分故,果報盡時,天命限時,至死期,而地、水、火、風、空大散滅,雖五大滅,識大不滅,何以故?識者不依果報有故,不命生故,不氣受故,無始無終,如來藏故。
識以性理,地、水、火、風、空大為身。空體以冥質存,俱依善惡業因成生今生業,如其依業位,捨此地、水、火、風、空大,而亦受彼地、水、火、風、空大亦生。生時以濕、胎、卵、化生隨其界,而受相應生,隨其果報,生六道中,是名流轉三世。

【佛經法語26】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

【佛經法語】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 西晉 河內 沙門 白法祖 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告諸比丘:賢者說法時,有五福德,何謂為五?其人所生則得長壽,是為一福德;其人所生即得大富,饒財多寶,是為二福德;其人所生即端正無比,是為三福德;其人所生即名譽遠聞,是為四福德;其人所生即聰明大智,是為五福德。
何因賢者說法得長壽?用前世說法時,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其義備足,歸寂無為,好殺之人聞法,即止不殺,用是故得長壽。
...........(繼續閱讀....)

【佛經法語25】《右繞佛塔功德經》

【佛經法語】 《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 于闐國 三藏 沙門 實叉難陀等 奉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眾俱,前後圍遶。
爾時,長老舍利弗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請曰:
大威德世尊,願為我等說;右遶於佛塔,所得之果報。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右繞於佛塔,所得諸功德;我今說少分,汝等咸善聽。
一切諸天龍,夜叉鬼神等;皆親近供養,斯由右繞塔。
在在所生處,遠離於八難;常生無難處,斯由右繞塔。
於一切生處,念慧常無失;具足妙色相,斯由右繞塔。
往來天人中,福命悉長遠;常獲大名稱,斯由右繞塔。
...........(繼續閱讀....)

【佛經法語24】《佛說戒消災經》

【佛經法語】 《佛說戒消災經》吳 月支 優婆塞 支謙 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
爾時,有一縣,皆奉行佛五戒、十善,一縣界無釀酒者,中有大姓家子,欲遠賈販,臨行父母語其子言:「汝勤持五戒,奉行十善,慎莫飲酒,犯佛重戒。」受教而行,往到他國,見故同學、親友,相得歡喜。將歸,出蒲萄酒,欲共飲之。辭曰:「吾國土奉佛五戒,無敢犯者,飲酒後生,為人愚癡,不值見佛,且辭親行,父母相誡,以酒蒸仍違教犯戒,罪莫大也。知識區區,別久會同,心雖悅喜,不宜使吾犯戒,違親教也。」
主人言:「吾與卿同師,恩則兄弟,吾親則是子親,父母相欽,豈可違之?若吾在卿家,必順子親。」事不獲已,乃聽飲之,醉臥三日,醒悟,心悔怖懼。
事訖還家,具首於親,父母報言:「汝違吾教,加復犯戒,亂法之漸,非孝子也。無得說之,為國作先。」便以所得物逐令出國,無宜留此。
...........(繼續閱讀....)

【略論五逆因果】文/釋信願

【略論五逆因果】文/釋信願
因果乃佛教通說三世善惡應報之義,所作為因,感報為果。因果是因緣果報之簡稱,因緣果報者,龍樹菩薩《十住毘婆娑論》釋云:「因以得知,得者成就;果者從因有,事成名為果。」 因果,乃世出世法三教聖賢所同宣共弘之法,如下經證:

一、儒家《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二、佛教《大般涅槃經·遺教品》云:「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三、道教《太上成應篇》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由此可知,因果不但通三世,而且通三教,若真深信因果不虛,則無作惡造罪之過。作善生人天,造惡招極苦,罪福定無差,智者善思惟,如《三世因果經》云:「是故世間,一切男女,貧賤富貴,受苦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前生因果之報。
又《三世因果經》云:「不信吃齋多修捨,但看眼前受福人,前世修來今世受,今生修積後世人。
又《三世因果經》云:「若問前生事,今生受者是,若問後世事,今生做者是。」。
...........(繼續閱讀....)

【佛經法語23】

【佛經法語】23
《十二品生死經》言:
佛言:人死有十二品,何等十二?
一曰無餘死者,謂羅漢無所著也。
二曰度於死者,謂阿那含不復還也。
三曰有餘死者,謂斯陀含往而還也。
四曰學度死者,謂須陀洹見道迹也。
五曰無欺死者,謂八等人也。
六曰歡喜死者,謂行一心也。
七曰數數死者,謂惡戒人也。
八曰悔死者,謂凡夫也。
九曰橫死者,謂孤獨苦也。
十曰縛著死者,謂畜生也。
十一曰燒爛死者,謂地獄也。
十二曰飢渴死者,謂餓鬼也。

【佛經法語22】

【佛經法語】22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言:
法寶能摧生死獄,猶如金剛碎萬物;
法寶能照眾生心,如日天子臨空界;
法寶能作堅牢船,能渡愛河超彼岸;
法寶能與眾生樂,譬如天鼓應天心;
法寶能濟眾生貧,如摩尼珠雨眾寶;
法寶能為三寶階,聞法修因生上界;
法寶金輪大聖王,以大法力破四魔;
法寶能為大寶車,能運眾生出火宅;
法寶能為大導師,能引眾生至寶所;
法寶能吹大法螺,覺悟眾生成佛道;
法寶能為大法燈,能照生死諸黑闇;
法寶能為金剛箭,能鎮國界伏諸怨。
三世如來所說法,能利眾生脫苦縛;
引入涅槃安樂城,是名法寶恩難報。

【佛經法語21】

【佛經法語】21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摘要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為後世禪宗門徒引為禪宗起源的典據,又名《問佛決疑經》,本經的二卷本有二十四品,一卷本有七品,二書除品數不同外,內容亦略異,收在《卍續藏》第八十七冊,內容敘述世尊於靈山會上拈金波羅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乃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與摩訶迦葉。後世禪徒乃謂此事為禪的起源。「拈花微笑」的典故即依據本書。

一、《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言:
白佛言:世尊四十餘年所說經中,常說應念、應稱佛名,如藥師佛、阿彌陀佛,以心相念,以相舌稱,得何功德?
佛言:天王!有四種義:一者親近大聖,二者願樂聖道,三者加受聖助,四者因緣聖入。以如是義,說功德大。

二、《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言: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菩薩,為智悲行,難行苦行,度自化他,已成佛道,當成佛道,無有一佛及一菩薩,不自修行智悲行道,而依他佛、他菩薩力得成佛道。若說有不自修行,功依他力,得成佛道者,是波旬說,非說佛說。............
.........(繼續閱讀下文)

【佛經法語20】

【佛經法語】19

【佛經法語】19
《阿難七夢經》
東晉 天竺 三藏 竺曇無蘭 譯

阿難在舍衛國,有七種夢,來問於佛:一者陂池火炎滔天;二者夢日月沒,星宿亦沒;三者夢出家比丘轉在於不淨坑塹之中,在家白衣登頭而出;四者夢群猪來觝揬栴檀林怪之;五者夢頭戴須彌山,不以為重;六者夢大象棄小象;七者夢獅子王名華撒,頭上有七毫毛,在地而死,一切禽獸見故怖畏,後見身中蟲出,然後食之。以此惡夢來問於佛。
佛時在舍衛國普會講堂上,與波斯匿王說法:苦、習、滅、得道為樂,見阿難憂色愁苦叵言。
佛告阿難:汝於夢者,皆為當來五濁惡世,不損汝也,何為憂色?
第一夢:陂池火炎滔天者,當來比丘善心轉少,惡逆熾盛,共相殺害,不可稱計。
第二夢者:日月沒,星宿亦沒,佛泥洹後,一切聲聞隨佛泥洹不在世,眾生眼滅。
第三夢:出家比丘轉在於不淨坑塹之中,在家白衣登頭出者,當來比丘懷毒嫉妬,至相殺害,道士斬頭,白衣視之,諫訶不從,死入地獄;白衣精進,死生天上。
第四夢者:群猪來觝揬栴檀林怪之者,當來白衣來入塔寺,誹謗眾僧,求其長短,破塔害僧。
第五夢者:頭戴須彌山,不以為重者,佛泥洹後,阿難當為千阿羅漢出經之師,一句不忘,受悟亦多,不以為重。
第六夢者:大象棄小象,將來邪見熾盛,壞我佛法,有德之人,皆隱不現。
第七夢:獅子死者,佛泥洹後一千四百七十歲,我諸弟子修德之心,一切惡魔不得嬈亂;七毫者,七百歲後事。

【祖師開示】25

【祖師開示】25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言:
桐城有二人,結伴為客。一死,伴葬之,攜資還其婦。婦疑,伴憤甚,往屍處陳祭、哭訴。鬼與伴問答如生前,乃同歸作證。
中途遇事,偶一念阿彌陀佛,鬼大喚:「何放光怖我?」更速轉數念,鬼懼曰:「汝一念佛,胸輒舒五色光十餘丈,眩我心目,不能復近汝矣!歸語我婦,令自來,當為汝雪冤。」伴因此醒悟,出家為高僧。嗟嗟!甫舉一念,光輪便舒,故壽昌大師云:「念佛心,即是佛也,豈今時念佛,他時成佛哉!」惜鬼不種善根,不聞佛名,故驚怖。倘本念佛人,仗此良緣,寧不頓超樂土耶?

(更多祖師開示)

【如來法中無有擇日】文/釋信願

【如來法中無有擇日】文/釋信願

擇日在中國典籍上亦稱擇吉,民間對此俗稱為「看日子」,一般人大凡祭祀、移徙、出殯、赴任、安床、修造、動土、破土、安葬、開市、安座、喬遷、結婚等事,無不擇日吉時,以求趨吉避凶。然則,釋尊化世,佛教真理,如來法中,無有擇日,為令信佛語,旁徵博引經文如下:

一、《大般涅槃經·梵行品》云:「耆婆白王:大王!如來法中,無有選擇良日吉星。大王!如重病人,猶不看日、時節、吉凶,惟求良醫,王今病重,求佛良醫,不應選擇良時好日。大王!如栴檀火及芛蘭火,二俱燒相,無有異也,吉日凶日,亦復如是。若到佛所,俱得滅罪,惟願大王今日速往。」
此文乃耆婆大夫請阿闍世王去拜見釋尊,以治阿闍世王的業障病,阿闍世王欲擇日才去,耆婆大夫通達醫學與佛學,故勸言「如來法中,無有選擇良日吉星」。 ...........(繼續閱讀....)

【佛經法語18】

【佛經法語17】

【佛經法語16】

【佛經法語15】

【佛經法語14】

【佛經法語13】

【祖師開示】24

【祖師開示】24
《徹悟禪師語錄》念佛偈言:
故鄉一別久經秋,切切歸心不暫留;
我念彌陀佛念我,天真父子兩相投。

(更多祖師開示)

【祖師開示】23

【祖師開示】23
《徹悟禪師語錄》念佛偈言:
一句洪名一寶蓮,聲聲流出自心田;
但教念念能相續,不怕彌陀不現前。

(更多祖師開示)

【祖師開示】22

【祖師開示】22
《徹悟禪師語錄》念佛偈言:
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趣實堪悲;
世間出世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更多祖師開示)

【祖師開示】21

【祖師開示】21
《印光大師文鈔三編》覆葉福備居士書云:無論在家在庵,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它消滅。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更多祖師開示)

【世界各國佛教信仰人口比率】

【淺說做人】文/釋信願

【淺說做人】文/釋信願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做人實在不易,不但要懂得藏鋒之妙,還要學會:穩慎之絕、磨礪之功、圓融之道、牽手之智、用人之律、進退之明。
諸葛亮因懂得用人之律、牽手之智、進退之明而成就三國大業。
周瑜才華不在諸葛亮之下,卻不懂容人雅量而早夭,留下銅雀臺上鎖二喬遺憾。
韓信昔年忍受胯下之辱,盡其穩慎之絕、磨礪之功而成為一代名將。
清末民初高僧太虛大師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此是中國佛教近代史上傾畢生心血致力於「人生佛學」、「人間佛教」、「人間淨土」之實現的太虛大師,於一九三八年五十歲生日時所開示法語。...........(繼續閱讀....)

【因果故事】

【因果故事】 根據蕅益大師《見聞錄》記載,兩湖地方有個讀書人,心地很正直,剛好陰曹地府第七殿缺人,玉皇大帝就請他暫時代缺。每隔幾天,他就必須去陰間處理事情。他的工作只是檢查登記簿,並不需要判案。他看到每個人由於造的業不同,因此受罪罰或受福報也隨之而異。

每次他看到有人自己上刀山劍樹時,就趕快叫左右的人去救,結果是越救那人,那人卻反而上得越快,因此都無法挽救那些人。 ...........

(繼續閱讀....)

【淨土釋疑69】文/釋信願

【問:就能念之心而言,念佛可分幾種?】文/釋信願

答:曇鸞大師《略論安樂淨土義》云:「一切萬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開萬閉,無量無邊。」故知,以自力心念佛,即自力念佛;以他力心念佛,即是他力念佛。
又法然上人《念佛往生要義鈔》云:「凡念佛,有他力念佛,有自力念佛。」 又法然上人《念佛法語》云:「若住自力者,一聲十聲皆自力也;若住他力者,聲聲念念皆他力也。」故知,能念之心雖有不同,所念之佛則無二致,略述如下:
自力念佛者,依我願、憑我心、靠我力、信自己所修種種善根之人,隨念佛之心,以自力而求悟,仰憑自己之解行,將彌陀置於西方,思「如何發道心,淨其行,期往生,伏煩惱,斷無明,積多念,求一心,待來迎,祈正念。」如此用功,道心微起,念佛精進時,則覺往生有望;道心若退,念佛懈怠時,則覺往生不定。心想以自力修行,積功累德,望合佛意,求佛救度。如此之心是自力心,亦即不明佛心,不解佛願,不了佛智。如此行者,為往生報土不定身,一生念佛,不安至臨終,其心無決定故,口雖常稱名,心疑往生事,此即自力念佛。譬如游泳,即是仗自力。...........
(繼續閱讀....)

《佛說譬喻經》大唐 三藏法師 義淨 譯

《佛說譬喻經》
大唐 三藏法師 義淨 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告勝光王曰:「大王!我今為王,略說譬喻,諸有生死,味著過患,王今諦聽,善思念之。
乃往過去,於無量劫,時有一人,遊於曠野,為惡象所逐,怖走無依,見一空井,傍有樹根,即尋根下,潛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齧樹根,於井四邊,有四毒蛇,欲螫其人。下有毒龍,心畏龍蛇,恐樹根斷,樹有蜂蜜,五滴墮口,樹搖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復來,燒然此樹。」
王曰:「是人云何受無量苦,貪彼少味?」
爾時,世尊告言:「大王!曠野者喻於無明長夜曠遠,言彼人者喻於異生,象喻無常,井喻生死,險岸樹根喻命,黑白二鼠以喻晝夜,齧樹根者喻念念滅,其四毒蛇喻於四大,蜜喻五欲,蜂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龍喻死。是故,大王當知,生老病死,甚可怖畏,常應思念,勿被五欲之所吞迫。」

(繼續閱讀....)

【略說僧伽之義】文/釋信願

【略說僧伽之義】文/釋信願

僧伽,略稱僧,僧乃梵語僧伽的簡稱,意譯為和合眾、和合僧,即指信奉佛陀教義,修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人;亦指奉行六和敬和合共住的僧團。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云:「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一一樹不名為林,除一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為僧,除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
唐代南山律宗之開祖道宣律師所著《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云:「汎論僧義,並取四人以上,能御聖法,辨得前事者,名之為僧。若狂亂睡眠,所為之人,通及能所,相有乖越,不入僧數。」
故知,僧眾不宜獨居,且應四人以上和合共住,一起辦道,形成有組織、有系統、有紀律之修行團體,稱為僧伽。

(繼續閱讀....)

【淨土釋疑68】文/釋信願

【問:《阿彌陀經》原名《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鳩摩羅什大師譯此經時,何以佛名為經題?】文/釋信願

答:此經所言持名一法,乃三世不易之無上心要,為十界同遵之圓頓大法,實如來慈悲至極之談,能令眾生得證菩提,凡信受奉行者,自可乘願往生,證悟無為法樂,此即佛說此經之用意。是故,以名彰德,以名顯體,以名標行,簡潔明了,直顯一經所宗。鳩摩羅什深知此意,以佛名為經題,使聞經題即稱佛名,妙契持名經義。且大師深解東土喜簡好精,故以《阿彌陀經》為經題,化繁為簡,辭略理明,文約事備,其用心如元照大師所言,引證如下:........... (繼續閱讀....)

【淨土釋疑67】文/釋信願

【問:《阿彌陀經》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此間眾生,何以不見?】文/釋信願

答:《無量壽經》舉出彌陀十二光佛,其中第三即無礙光佛,既言無礙光,即礙屬眾生,非光有礙,正因眾生,念佛功淺,宿世障深,未證三昧,故不能見,不可因不見佛光,遂疑佛光不能照十方國。譬如日光照地,周四天下,而盲者不見,非日光不周;亦如密雲洪霪,而頑石不潤,非雨不洽。........... (繼續閱讀....)

本願山香港念佛會於9月3日起舉辦【精進念佛】等及【中元普度超薦法會】

【阿彌陀佛是何教法?】文/釋信願

【阿彌陀佛是何教法?】文/釋信願

大凡未深研淨土教者,常惑彌陀是何教法?一般人常聞龍樹菩薩判為易行道,曇鸞大師判為他力教,道綽禪師判為淨土門,印光大師判為特別法門,然諸祖此就判教分類而言。就彌陀一法教旨,蓮宗九祖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云:「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詳閱淨土經典教義,彌陀一法,經有明言,略述如下:

一、佛力之教:
據《觀無量壽佛經》云:「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此經言:「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故知,彌陀教法是佛力之教。
(繼續閱讀....)

【往生的意義】文/釋信願

【往生的意義】文/釋信願

大凡念佛人之終極目的是為往生,然一般人通指人死了稱為往生,此種說法非是正見。往生與死亡,有同異之分,亦有廣狹之別。同者,假我色身,同樣壞失,無法再用;異者,真我神識,若西歸淨土是為往生,若流轉六道則是往死,魂歸不同,苦樂迥異。
往生,非指死亡一事,乃指從娑婆世界前往彌陀淨土,謂之往;化生於彼土蓮花中,謂之生。據《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云:「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花中,寶座之上。」
又法然上人《往生要集大綱》云:「言往生者,捨此往彼,蓮花化生。」
凡諸經中言及死亡,皆不言往生;凡言往生,皆指生淨土。因此,為佛弟子,一切言行,當依佛典,方能悟入佛之知見。「往生」一詞之典源如下淨土三經所言:
一、《無量壽經》云:「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
二、《觀無量壽佛經》云:「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
三、《阿彌陀經》云:「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繼續閱讀....)

【朱子治家格言】 作者:朱伯廬 / 編校:釋信願

【朱子治家格言】 作者:朱伯廬 / 編校:釋信願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飯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妝。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
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
(繼續閱讀....)

《破窯賦》賞析112/8/28(作者:呂蒙正/編校:釋信願)

《破窯賦》/ 作者:呂蒙正 / 編校:釋信願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凶惡之徒;盜跖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

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楚霸雖雄,敗於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里江山。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懸三尺玉印,一旦時衰,死於陰人之手。(繼續閱讀....)

【本願山法會公告】「中元普度念佛超薦大法會」112.8.25

【本願山法會公告】112.8.25 諸位法師、居士大德,大家吉祥,平安喜樂,本願山謹訂於國曆8月27日(星期日)舉辦一年一度之「中元普度念佛超薦大法會」,此法會具有三大意義,即:一者供佛齋僧,報恩德田;二者施食鬼神,積福德田;三者物質濟貧,施窮困田。
農曆七月乃佛歡喜月,設施供品者,用於供佛齋僧,為現在父母,祈福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為七世父母,離惡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
又設施供品者,用於施食鬼神,具足無量福德,等同供佛,壽命延長,增益色力,善根具足;一切非人、夜叉、羅剎,諸惡鬼神,不敢侵害;又能成就無量福德壽命。
又設施供品者,用於布施弱勢,得十種功德:一者得命,二者得色,三者得力,四者獲得安無礙辯,五者得無所畏,六者無諸懈怠為眾敬仰,七者眾人愛樂,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
凡是發心贊助設施供品者,本願山皆主動為其設立長生祿位或往生蓮位,於法會中誦經、念佛、蒙山施食之功德,迴向長生祿位者,消災免難、增福延壽;迴向往生蓮位者,西歸淨土、成就菩提。
設施供品者,以桌為單位,生食每桌新台幣2000元、熟食每桌新台幣3000元。敬請利用郵政劃撥帳號:22211781,戶名:蔡勵志(釋信願),務必註明「中元普度贊普」。本願山誠摯敬邀十方大德,四處宣揚,廣邀親友,設供贊普,植福培德,現前身心安樂,當來圓成菩提。
凡欲設施供品者,務必註明供品是生食或熟食?領回或捐出?捐出供品者,由本願山統籌發放救濟弱勢者,一筆善財做兩份功德。
信願誠摯希望今年法會之普施供品能超過1200桌,截至昨天已經募化1085桌,目前尚缺生食115桌,懇請十方大德,發心設供贊普,期望讓往生堂上之牌位亡靈、百家姓之歷代祖先、十方幽冥鬼神等眾生,十位一桌,使與會者皆有供品享用,聞佛法音,稱念彌陀,蒙佛接引,西歸淨土,超凡入聖,圓成菩提,落實真正中元普度意義。
感恩您的慈善,本願山祈願彌陀慈父加持您四大安康,六時吉祥,福慧增長,閤家平安。

本願山彌陀講堂於8月27日舉辦【中元普度暨念佛報恩大法會】

本願山彌陀講堂八月份法訊

本願山彌陀講堂八月份法訊

信願嘉言~341章

信願嘉言~339章

信願嘉言~326章

信願嘉言~321章

信願嘉言~316章

信願嘉言~315章

信願法師勵志格言~17章

信願嘉言~306章

【點光明燈】本願山彌陀講堂點光明燈通啟

【點光明燈】點一盞彌陀光明燈,照十方眾生黑暗心。
點燈供佛,長養福德。
隨時可點,不拘時日。
以佛明光,滅己暗心。

請洽本願山彌陀講堂
地址:台中市潭子區興華一路一九八號
電話:04-25312901-3

本願山彌陀講堂暨各念佛會法訊

本願山彌陀講堂暨各念佛會法訊

【勸發真信】

行策大師《淨土警語》言:

念佛三昧,其來尚矣,自遠祖崛起廬山,肇興蓮社,六時淨行,遂成千古芳規。雖曰功高易進,乃末世行人罕獲靈驗,良由信願不專,未能導其善行,以要歸淨土故也。今既廣邀善侶,同修淨因,若非諦審發心,那知出苦要道。凡我同人與斯法會者,須具真實信心,苟無真信,雖念佛、持齋、放生、修福,祇是世間善人,報生善處受樂。當受樂時即造業,既造業已必墮苦,正眼觀之,較他一闡提、旃陀羅輩,僅差一間耳。如是信心,豈為真實?
所謂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無二。我雖昏迷倒惑,覺性未曾失。我雖歷劫輪轉,覺性未曾動。故日莫輕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
.....(繼續閱讀)

【彌陀選取念佛為往生本願】

【彌陀選取念佛為往生本願】

法然上人《無量壽經釋》言:
問曰:如餘諸願,選捨粗惡而選取善妙,其理可然;何故第十八願選捨一切諸行,偏唯選取念佛一行,為往生本願乎?
答曰:聖意難測,不能輒解。雖然,今試以二義解之:一者勝劣義,二者難易義。
初、勝劣義者:念佛是勝,餘行是劣。所以者何?名號者,是萬德之所歸也。然則,彌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內證功德;及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攝在彼佛名號之中,故名號功德最為勝也。
餘行不然,各守一隅而已,是以為劣。譬如世間屋舍,其屋舍名字中,攝棟樑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棟樑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攝一切。應知,佛名號功德勝餘一切功德也,故捨劣取勝以為本願歟!
次、難易義者:念佛易修,諸行難修。且約諸宗言之:昔時法藏比丘,若以三密行為往生願,則如真言宗,無畏、不空、慧果、法全等輩往生,自餘諸宗之人,不可得生。
.....(繼續閱讀)

【一紙小消息】文/法然上人

【一紙小消息】文/法然上人

以末法眾生為往生極樂之當機。
行雖少不可疑,一念十念已足。
人雖罪不可疑,言不嫌罪根深。
時雖下不可疑,法滅以後之眾生當得往生,何況近代?
身雖惡不可疑,善導和尚言:自身是煩惱具足之凡夫。
十方之中願西方者,十惡五逆之眾生往生之處故也。
諸佛之中歸彌陀者,乃至三念五念彌陀自來迎故也。
諸行之中持念佛者,彼阿彌陀佛之本願故也。
今乘彌陀本願欲往生者,依深信之心也。
得難得之人身,遇難遇之本願;
發難發之道心,離難離之輪迴。
生難生之淨土,喜中之喜也。
信「罪雖十惡五逆亦得往生」,而不犯小罪;罪人尚生,何況善人?
信「行雖一念十念尚且不空」,而應無間修;一念尚生,何況多念?
阿彌陀佛成就「不取正覺」之誓,現在彼國,命終之時,決定來迎。
本師釋尊亦讚哉,知見「隨順我教,得離生死」;
六方諸佛亦慶哉,慶喜「信我等之證誠,生不退之淨土」。
仰天伏地而喜,今度得遇彌陀之本願;
行住坐臥亦報,阿彌陀佛救度之恩德。
憑而尤憑,乃至十念之言;
信而更信,必得往生之文。

本願山中元普度暨超度新冠肺炎亡靈大法會[東普新聞 ]

【彌陀名號之德】

名號具必得往生之功德

善導大師《觀經疏》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諸佛,同讚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讚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

【祖師開示】17

源信大師《往生要集》言:

問:佛言諸佛淨土實無差別,何故如來偏讚西方?

答:《隨願往生經》佛決此疑言:「娑婆世界,人多貪濁,信向者少,習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專一,心亂無志,實無差別,令諸眾生專心有在,是故讚歎彼國土耳。諸往生人,悉隨彼願,無不獲果。」又《心地觀經》云:「諸佛子等,應當至心求見一佛及一菩薩,如是名為出世法要云云。」是故專求一佛國也。

淨土偈頌法語.6

淨土偈頌法語.7

淨土偈頌法語.8

淨土偈頌法語.9

【往生要關】2022/7/1(文/釋信願)

古崑法師《淨土隨學》言:

念佛之人,將往生時,最怕心懷疑惑,自生退屈,謂我等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豈能一世,便得往生,此皆不知彌陀願力,特為救度苦惱眾生一生成就,而設此方便也?《觀經》云:「十惡五逆,臨終苦逼,教稱十念,即生彼國。」此豈非一生成就之明證乎?十惡五逆,乃極大惡人,尚能一生成就,何況小惡,何況無惡,何況一生念佛之人,豈不決定往生?

疑者云:「大惡之人,臨終念佛,十念往生,皆是宿世,善根深厚,乃能如此。」釋云:「大惡之人,宿世尚有善根,何況小惡,何況無惡,何況一生念佛之人,豈有無善根之理?」

當知,但能遇善知識,聞佛名號,皆是宿世善根深厚之人,不可自生疑惑,自障其心,令一生空過,道業無成。

余親見善友,根機最利,功行高超,臨終生疑,不得往生。有愚鈍者,老實念佛,臨命終時,即得往生。可見淨土法門,不論根機大小,功行淺深,唯在深信佛語,皆得成就,故慈照宗主云:「將謂是凡夫,不得生淨土,且自持齋戒,後世願為人,輾轉更修行,方可生彼國。多見修行人,常作如是說,不稱彌陀願,不合淨土經,邪見障覆心,畢竟難出離,非是他人障,皆是自障心,今世不得生,一蹉成百蹉。勸汝修行人,信我如來說,佛無不實語,豈是虛誑言?但當自精勤,一心求淨土。」

【信願與眾互勉】2022/6/20(文/釋信願)

諸位法師、在家菩薩,大家吉祥,平安喜樂,信願自學佛三十多年以來便致力推廣【六真】,不論僧俗,修行向道,無非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存真心,顯真如,此為立身行道之本。就世法言,去假返真乃為人處世之基礎;就佛法言,破妄顯真是修行成佛之根本。現代人使用電腦及手機上網頻仍,常見「網路世界用假名說真話,真實人間用真名說假話」之亂象。

不論是誰,常說假話,不守諾言,終將人格沒落,信用破產,親友遠離,遭人唾棄,立身處世必然難以無往不利,左右逢源。不論經商營利,或是待人接物,或是從政當官,或是成家立業,或是親友論交,或是求職謀生,或是就學進業,或是修身養性,或是安邦治國,或是學佛修道,皆難成就,所願不遂。

現今部分政治人物不被人民信任,原因雖多,主要即是謊話連篇,政策跳票,言行不一,不講誠信,最後遭受選民謾罵唾棄,質疑責斥,造成仕途艱難,無法久立政壇。孔子《論語·子路》云:「言必信,行必果。」又墨子《墨子·兼愛下》云:「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符節乃是中國古代朝廷傳達命令、徵調兵將及用於各項事務之一種憑證,用時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驗真假,如兵符、虎符等。可見,自古儒墨兩家,小至持家,大至治國,皆講真誠信用。....(繼續閱讀)

信願法師淨土文章分享2022/5/30

信願法師淨土文章分享, 請點擊連結閱讀, 共霑法益。

【臨終處理要領】文:釋信願

本願山彌陀講堂 祝禱全球疫情早日消弭

(圖:全國旅遊時報社長白慈美與開山住持上信下願法師合影)

【何炳紹報導】財團法人台中市佛教本願山彌陀講堂,開山住持上信下願法師 ,俗姓蔡,名勵志,生於1961年生於台灣雲林,自幼貧苦多病,深感世間疾苦,故1984年退役之後,進入佛門一心修得正法。
開山住持上信下願法師開示,縱使一生輝煌,依舊不免一抹雲煙;歷盡繁華才懂釋然,最近因為全球疫情持續延燒,本願山彌陀講堂謹奉印光大師淨土思想,凡聞世間災難告急,必盡力提倡捐助,畢生心志,效法世尊弘法,行善積德從未間斷,每年集結社會各界的慈心與資源,將愛傳出去,希望協助感恩戶為人生奮進,給予他們為生活拼搏的勇氣,邁向希望的未來。
開山住持上信下願法師表示,最近全球疫情持續延燒,紅塵豈無悲歡離合,人間總有聚散苦樂,隨順當下因緣自在,期望早日消弭,祈願罹患疫病者,早日康復;祝禱因疫去世者,永恆安寧。病毒無情祝禱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早日消弭,世人安康,俄烏戰爭盡速結束,世界和平,天下大同。

本願山彌陀講堂清明報恩念佛大法會 為民眾消災祈福 - 東普新聞

【記者- 陳品均 廖貴琳 / 台中報導】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祭祖掃墓的重要節日,在佛教中亦是飲水思源,緣木思本的重要日子。據知悉,佛教源自於印度,從釋迦牟尼佛時代開始,古印度人即相信亡者親族不行供養時,亡者靈魂必受苦,故將亡親送至祖先靈界供養,成為親屬之義務。自佛教傳入中國後,與儒家注重五倫之道的核心相切合,儒家經典《孝經》提倡孝行天下,佛教經典《父母恩重難報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亦重視孝親報恩之道,《觀無量壽經》所言之淨業三福,更以「孝養父母」為首。是故,奠定為佛弟子於清明節日孝親祭祖,虔誠念佛以盡孝道之基礎。日前,本願山彌陀講堂也特於清明時期在山門前申請路權,舉行一年一度的「清明報恩念佛大法會」,與佛家子弟共同來追思、懷念、感恩、孝敬列祖列宗。
....繼續閱讀

本願山清明報恩念佛大法會,祈求俄烏戰爭早日結束

2022/04/03 11:35
〔自由時報 /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明日清明節,各宗教團體陸續舉辦祭祀祖先活動,本願山彌陀講堂今日舉行一年一度「清明報恩念佛大法會」,準備八百多桌素食供品,實踐佛弟子追思、懷念、感恩、孝敬列祖列宗的活動,也祈求俄烏戰爭早日結束。法會施食結束後,熟食供品加熱後宴請與會信眾,生食供品除結緣與會信眾外,悉數贈送慈善機構及弱勢家庭。

本願山講堂今日動員許多義工備料煮菜,全力做好防疫措施,凡是參加法會者,進入山門即實施量血氧、噴酒精、發口罩,並貼上標記蓋手印,掃描二維碼,除了中午用餐外,法會全程佩戴口罩,力求防疫嚴謹。

住持信願法師表示,法會於本願山之山門前申請路權,分別設立消災堂,供奉藥師佛,供養鮮花、水果、壽桃、飲料;往生堂供奉地藏王菩薩,供養素粽、饅頭、芋粿、雞絲麵。十方信眾孝行熱烈,紛紛捐輸善款,設施熟食供品約100桌,生食供品約700桌,生食供品將贈送慈善機構及弱勢家庭,既行祭拜祖先,又做公益慈善。法會最後祝禱全球肺炎疫情,早日消弭,世人安康;迴向俄烏戰爭早日結束,世界和平,天下大同。

更多相關新聞:
News586傳媒社
浪新聞
HiNet生活誌
蕃薯藤、滔新聞
PChome新聞
match生活網
LIFE新聞

信願法師到潭子國中捐贈清寒學生助學金。

來自潭子國中fb貼文

2022.03.30

感謝本願山彌彌陀講堂住持釋信願法師帶領慈善會涂執行長, 來到潭子國中,捐贈清寒學生助學金,並表示願意定期每月捐助經費補助學生的社團學習。
校長代表全校親師生感謝法師對孩子的幫助,對於學生社團學習有許多的鼓舞,潭中孩子真幸福。
法師表示,小時候家貧,求學過程受到許多社會資源的幫助,因此心中發願:日後一定對教育奉獻心力,回饋社會,幫助一樣需要協助的學生。
感恩法師的發心,協助許多需要幫忙的孩子。期盼同學們也能有此心念,日後有能力,也能將愛心投入校園,栽培下一代。

潭子國中fb

清明辦法會,本願山彌陀講堂800多桌供品也行善。

2022-04-03 11:32 聯合報 / 記者游振昇/台中即時報導

清明節將到,台中市本願山彌陀講堂今天舉辦一年一度「清明報恩念佛大法會」,現場準備800多桌生食和熟食供品,住持信願法師說,法會最後祝禱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早日消弭,世人安康,也迴向俄烏戰爭盡速結束,世界和平,天下大同;多數供品會捐給慈善機構和弱勢家庭。

清明報恩念佛法會今天早上10點開始,在台中市潭子區佛教本願山彌陀講堂舉辦,由住持信願法師等人主持,信願法師說,清明原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後與寒食節融合,演變成為節日,祭祀祖先習俗,是中華民族傳統慎終追遠、祭祖掃墓的日子,佛教源自印度,釋迦牟尼佛時代之古印度人即信仰亡者親族不行供養時,亡者靈魂必會受苦,故將亡親送至祖先靈界供養,成為親屬之義務。

佛弟子於清明節日孝親祭祖,應虔誠念佛以盡孝道,祈願現生父母,身心康寧,吉祥安樂,也超度歷代祖先,西歸淨土,成就菩提,一年一度「清明報恩念佛大法會」,實踐佛弟子追思、懷念、感恩、孝敬列祖列宗的活動。

今天的法會在本願山之山門前申請路權,分別設立消災堂,供奉藥師佛,供養鮮花、水果、壽桃、飲料;往生堂供奉地藏王菩薩,供養素粽、饅頭、芋粿、雞絲麵等供品,信徒捐輸善款,設施熟食供品100多桌,生食供品700多桌。

因應台灣本土疫情升溫,本願山動員許多義工全力做好防疫措施,參加法會者,進入山門即實施量血氧、噴酒精、發口罩,並貼上標記蓋手印,掃描二維碼,除中午用餐外,法會全程佩戴口罩,力求防疫嚴謹。

法會下午結束後,熟食供品加熱後宴請與會信眾,生食供品除結緣與會信眾外,多數贈送慈善機構及弱勢家庭,讓善心人士善舉迴向祖先又做公益慈善。

新聞來源:聯合報
其他相關新聞: 中時新聞網

本願山彌陀講堂解封-護國息災一心精進專念佛

好文分享【范仲淹的家訓】文/釋信願

【范仲淹的家訓】文/釋信願

早安好友:今天是除夕,祝福好友們:新年假期快樂,闔家平安順利。

分享好文~
《范仲淹的家訓》

范仲淹做了什麼事,讓家族興旺八百年?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名句,它的作者就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

俗話說,富貴不過三代,但是范仲淹家族,卻興旺了八百多年。這一切皆因其無我無私,起心動念總為大眾利益著想。

范仲淹家境貧寒,從小養成的節儉習慣,即使到了他功成名就後,依然保持清苦儉約的生活。即使是身為宰相後,早餐也都是鹹菜就粥。

范仲淹有四個兒子。宰相之子,絕對是官二代了,可是他嚴厲要求子女不可藉他之名搞特權。在這種嚴厲的教育下,他的子女都品德高潔,為世人所誇讚。

四個兒子長大後,均德才兼備,分別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代代子孫也都賢達顯貴,綿延至今已超過八百多年了,蘇州一帶范氏後人依然興旺。

一個封建時代的官僚,為什麼能讓福澤惠及近千年的子孫後代呢?有許多人都將這些歸功於范仲淹臨終前留給子孫的這一則:

《范文正公家訓百字銘》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
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過境。
勤讀聖賢書,尊師如重親;
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
敬長與懷幼,憐恤孤寡貧;
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
字紙莫亂廢,須報五榖恩;
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
處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
兒孫堅心守,成家種義根。

其實家訓只是范公對其一生為人處世的簡要總結,對於子孫後代的影響,主要還是源於他真實的身教。

在此,特摘兩則范仲淹以身“說法”的小故事。

范仲淹的母親去世後,按當時風俗,他曾請風水先生來看看他給母親選擇的墓地,風水先生說,他母親的葬處是“絕地”,他家會斷子絕孫,勸他遷移。范公說:“既然是絕地,就不應讓別人來承受這樣的壞運氣,我寧願自己承受;如果我該絕後,就是遷墳又有什麼用呢?”

最終沒有遷移,但范公不僅沒絕後,而且後世子孫人丁興旺。

范仲淹還在相位時,有人告訴他蘇州有一個著名的風水寶地——南園,勸他把南園買下來做住宅,以利後代人做大官。

范仲淹說,一家人發達,不如讓大家都發達,那才是大富貴。

於是他花錢買下南園,創辦了“蘇州書院”,為國家培養人才。

結果,將近一千年來,這書院出現了將近四百位進士,八十幾位狀元。

范仲淹善心為大眾謀福利,其功德是無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報給他的,是子子孫孫的福祿,是范仲淹當時所付出的幾十倍、幾百倍,是范仲淹毫無利己之心,播下的善種,八百多年來不斷地開花結果,無意之中為子孫萬代謀福利,成為捨己為公的典範,倍受世人的敬仰讚頌。

於公,他一心為國先天下之憂而憂 ; 於私,他犧牲自己利益他人;這才是惠及子孫,福祉不絕,乃至淑世經國,德披萬民的模範啊!

2022、01、31

【信願師父祝壽影片】香港念佛會110.12.25

【一心專念佛】文/釋信願

【一心專念佛】文/釋信願

一心,即內心專注於一處,亦即無二心,不為他心所奪,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云:「一心者,修此法時,一心專志,更不餘緣。」專念,即不雜念,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佛,乃指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阿彌陀佛。

一心專念佛,就是行住坐臥,時處諸緣,一心專念,彌陀名號,不雜經咒,外則屏絕諸緣,內則精誠專一,心信口稱,心口之間,六字洪名,一字一句,字字明白,句句清楚。

如《無量壽經》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故知,阿彌陀佛以念佛一行作為救度十方眾生之本願,其意甚明。

又《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此段經文善導大師《法事讚》釋為:「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故知,世尊勸導我等,一心執持阿彌陀佛名號。

又《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故知,超日月光佛教導大勢至菩薩,一心念佛,不假方便。 .....(點擊續讀全文)

【念佛安身心】圓光假日佛學班110.11.27-信願法師講述

第一集【念佛安身心】2021 1127A 圓光假日佛學班110.11.27-信願法師

【點選超連結觀看全五集】

【彌陀名號之德】文/釋信願

【彌陀名號之德】文/釋信願

彌陀名號,乃法藏菩薩不可思議願行功德所成就,為十方每一眾生之機,成就願行功德時,法藏菩薩始成正覺。凡諸佛於因位時,修持諸行萬善,福慧功德圓滿,成就菩提之時,內證外用之功德,悉皆具足。是故,諸佛名號乃眾德之根源,萬善之妙體。

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云:「名號者,是萬德之所歸也。然則,彌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內證功德,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攝在阿彌陀佛名號之中。」

又窺基大師《西方要決釋疑通規》云:「諸佛願行,成此果名,但能念號,具包眾德,故成大善,不廢往生。」

.....(點擊續讀全文)

【群組的意義】 文/ 釋信願

【群組的意義】 文/ 釋信願

群組乃眾人的家庭,是知識的殿堂,為心靈的歸宿,即交流的平台,匯聚談心、關懷、學習、互助、求知、交友等諸多功能。不必遊江海,即可廣交好友;無需涉山川,就能增長見聞。有緣齊聚一堂,三教九流賢士,四面八方淑女,彼此互相祝福,一齊談天說地,同心交流人生,攜手創造美好。

群組之中,或能顯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或可學他人之善,改自己之惡。群友之間,有時言辭問候,傳達真誠友誼;有時心得分享,建立共鳴心聲。不同的人文,或有一同的方向;不同的人生,或有一樣的理想;不同的人心,或有一致的目標。總而言之,待人接物,要尊重別人的看法;立身處世,需堅守自己的原則。

群組有商業群、佛法群、家人群、政治群、公司群、同學群、宗親群、政黨群、哈啦群……不一而足。建群之版主,各有動機、宗旨、目的,也各訂版規便宜管理,通常版主會指派專人擔任群管,以邀請人員加入,或提醒違規群友。除了政治群、政黨群外,一般版主都會明訂不可談論政治議題,避免群友吵架失和。就因聚散無常,才要珍惜當下;就因離合有時,更要把握眼前。

手機上網,群組聊天,已成了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加入是為了成長自我,廣結善緣;退出是為了調整心態,適應再入。世事本就難論定,觀點總會因人異。群友來自三山五嶽,五湖四海,隨機遇彼此相識,順因緣相搏情感,把手論交以真心換真心,情義相挺用熱誠得熱誠。少一點政治荼毒,多一些公益愛護;少一點批評謾罵,多一些鼓勵慰藉。發文多思群友感受,互相尊重故;轉傳常查事情真假,忠於真相故。

世間苦難,男女老少,任誰皆有無奈,總要面對恩怨情仇;人生不易,士農工商,凡事難免苦衷,總要經歷酸甜苦辣。但是,群組非抱怨之地,不要傳染負面情緒,因為牢騷會失去支持;群組乃交流之所,應該傳播正面能量,因為讚賞會得到護持。

世事多變,忠誠是應對之道;人心難測,真情是交流之本。群組常見,頭照用假相,名字用假名,試問:誰會認識你?如何取信人?為人心胸坦蕩,何須藏頭縮尾?行事光明正大,何必遮遮掩掩?現實中用真名說假話,網路中用假名說真話,這樣立身處世好嗎?

群組也是現代人的人際關係場地,版主不勸勉,直接踢人出群,這是不上道;群友不守規,屢勸照樣屢犯,這是沒水準。凡此,都是不擅經營人際關係,沒有人緣,如何經商?沒有人脈,如何參政?縱然政治理念不同,共為群友總是有緣,溝通總比吵架好;即使宗教信仰不一,同是版主友情邀入,尊重總比輕蔑好。

感恩有你,使群組意義非凡;銘謝有你,讓群組光彩十足。讓我們一起營造高水準、超優質、守版規的幸福園地。

本文刊登於民權時報

本願山彌陀講堂配合台中購物節振興經濟,加碼「財神稻平安米」廣結善緣

本願山彌陀講堂配合台中購物節振興經濟,加碼「財神稻平安米」廣結善緣

PChome新聞【總社長孫崇文、執行長林惠貞報導】

財團法人台中市佛教本願山彌陀講堂是專修念佛之淨宗道場,開山住持信願法師表示,錢母、財神稻寓意皆是祝福臺灣民眾財源滾滾來,並盼藉此能促進消費意願、振興臺灣經濟,歡迎臺灣民眾踴躍參與「台中購物節」3.5億現金加千萬好宅的抽獎活動,本願山彌陀講堂也加碼提供經阿彌陀佛及信願法師佛法加持過的「財神稻平安米」與信眾結善緣,盼能帶動臺灣各行各業經濟發展。

開山住持信願法師說,為刺激臺灣全面性的經濟停滯與產業衰弱所推出總金額逾新台幣1150億元以上元的「振興券」以及總預算3.5億現金加千萬好宅「台中購物節」抽獎活動日前皆正式起跑,台中市民政局也與台中市62間宮廟合作,即日起至合作宮廟參拜,臺灣民眾持消費滿500元之發票,即可向宮廟兌換祈福錢母財神稻1份,本願山彌陀講堂也加碼財神稻平安米,廣結善緣,數量800包,送完為止。

釋信願住持指出,感恩之舉乃是滴水之恩的湧泉相報,感恩之心則是高尚品德的真誠流露,感恩之行更是生命光輝的燦爛展現。感恩,能夠讓生活增添和樂,也能讓日子洋溢幸福,更能讓心靈充滿安祥。若能學會感恩別人,正是懂得珍惜自己。根據許多研究報告顯示,心存感恩的人覺得較幸福,抑鬱程度較低,心理壓力較小。

釋信願表示,本願山彌陀講堂設立助念團、念佛會、法寶流通處、兒童讀經班、急難救助基金,弘揚淨教,推廣道務。本願山長期舉辦救濟與愛心活動,除了發送物資與禮金外,更注重心靈的激勵及人格的尊重,所以尊稱接受救濟的低中收入戶、邊緣戶及獨居老人為「現在菩薩」,是「感恩戶」,感恩他們願意接受「本願山彌陀講堂」的供養。

釋信願住持表示,本願山彌陀講堂只求犧牲,不求回報 ; 只求奉獻,不求報酬 ; 只求付出,不求代價 ; 只求耕耘,不求收穫 ; 只求捨出,不求得入 ; 只求公益,不求私利,得以達成願望,安僧辦道、善用講堂、弘法利生,上報佛陀恩、下報眾生恩。

台中市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宗教團體向來是台中市府重要的民間夥伴,不論交通、建設、社會福利、環保等各項市政建設,都需要大家的協助與支持。吳世瑋指出,台中市為期60天的「2021台中購物節」活動,天天抽5000元現金1000組、周周抽10萬元現金12組、月月抽百萬元現金2組,壓軸抽1戶千萬好宅,期盼透過購物節,帶動台中市產業與店家復甦。

釋信願住持最後說,為全力響應1150億元的「振興券」拚臺灣的經濟,眾神也庇佑財運動起來,除鼓勵臺灣民眾拿振興券及現金到台中消費,也歡迎臺灣民眾踴躍參與「台中購物節」3.5億現金加千萬好宅的抽獎活動,「本願山彌陀講堂」願加碼提供經過阿彌陀佛及信願法師佛法加持的「財神稻平安米」與信眾廣結善緣,盼能帶動臺灣各行各業經濟發展。數量800包,送完為止。免費兌領地址: 台中市潭子區興華路198號電話:04-2535-0969 / 0936-860-896

其他相關新聞報導:
News586傳媒
HiNet生活誌
PChome新聞
新浪台灣
match生活網
新浪新聞
蕃薯藤、滔新聞
兩岸新聞報

信願法師勵志格言16

中秋節賀卡

【心存感恩】文/釋信願

【心存感恩】文/釋信願

感恩之舉乃是滴水之恩的湧泉相報,感恩之心則是高尚品德的真誠流露,感恩之行更是生命光輝的燦爛展現。感恩,能夠讓生活增添和樂,也能讓日子洋溢幸福,更能讓心靈充滿安祥。若能學會感恩別人,正是懂得珍惜自己。根據許多研究報告顯示,心存感恩的人覺得較幸福,抑鬱程度較低,心理壓力較小。

世界五大宗教儒、釋、道、耶、回,無不一致推崇心懷感恩是人類優良品行,也是全球各國公認的普世價值。感恩報德,至死不忘,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語「結草銜環」的典故,不僅敘述感恩美德的兩則感人故事,而且彰顯善有善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點擊續讀全文)

信願法師勵志格言15

信願法師勵志格言14

【略述念佛信疑之別】文/釋信願

【略述念佛信疑之別】文/釋信願

彌陀教法以淨土三經為正依之典據,淨土三經即:《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除此同部同類之外,復有諸經雖不專論彌陀,但亦帶攝稱讚極樂世界,或舉出念佛妙法,或勸導往生西方淨土,古德言兼說彌陀淨土之經有二百餘部。

今舉《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善導大師《觀經疏》等經論,略述念佛信疑之別,如下簡明:

據《卍新續藏》第一冊《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言:「或菩薩能知佛慮,能聞佛說,為往生故,修往生行,聞說唯稱佛名,修有福者,皆得胎生,或宮殿,或蓮花中,經五百歲、十二劫,不見佛身,不聞正法。若有開悟五大智者,即得化生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所寶座之上,即見如來,即聞正法,即發信心,速解五智。」

此經又言:「或有菩薩,唯稱名號,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一心不亂,唯入此道;不見他人,是非好惡;不思他法,勝劣高下;不對住他行,毀譽信難;不向他教,遠近向背;唯恐自己,罪咎邪惡;唯懺自已,散亂粗動;唯責自己,無道無法;唯愧自己,不正不和;修一心故,自然成善忘欲;亦忘邪見,及忘邪智;無罪無逆,自然作成孝養、慈悲、柔和、質直、安樂之心。命終時至,遠離諸執諸著,即離生死,往生極樂下品蓮花胎生之中;無苦無惱,安樂歡喜;經多少劫,時開蓮花,即見彼佛,無上相好,即聞彼佛,說一乘法,漸開聖悟,次得聖位。」.....(點擊續讀全文)

信願法師勵志格言13

本願山彌陀講堂捐贈快篩劑 守護快打站人員平安健康

本願山彌陀講堂於7月7日到潭子國小快打站致贈快篩劑300劑,守護快打站人員健康平安。林區長代表盧秀燕市長頒給感謝狀感謝贈送快篩劑善舉、熱心公益嘉惠全體防疫人員。

疫情仍持續三級警戒,林區長提醒鄉親依通知單的時程到快打站接種疫苗,同時務必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規範,才能有效防堵疫情擴散,如民眾有發燒、咳嗽或呼吸道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求診,並做好防護措施,希望民眾都能平安,疫情早日平息。

本願山澄清聲明 2021/6/19

【本願山澄清聲明】

據本願山瞭解,近日有不肖人士於Facebook佯稱信願法師本人並假借信願法師名義向大眾籌款,以資助一名患有心臟病兒童的治療費用而進行詐騙,為維護信願法師及本願山之聲譽,本願山特此聲明並澄清如下:

一、此疑為不肖人士(Facebook帳號名稱為Master Xinyuan)利用大眾的慈善心進行詐騙,該等人士所為之任何籌款均與信願法師、本願山一概無關。
二、信願法師之Facebook專頁為「信願法師」,而本願山之Facebook專頁為「本願山彌陀講堂」及「本願山香港念佛會」,除此之外並無其他專頁。

本願山對有不肖人士假借信願法師名義向大眾籌款事宜非常關注,任何人士或機構如在事前未獲得本願山之授權而使用信願法師或本願山的名義作非法用途,本願山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如任何人士對上述聲明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04-25312901向本願山查詢。

信願法師勵志格言12

信願法師勵志格言11

本願山彌陀講堂防疫公告

信願法師勸請世人念佛除疫

信願法師期勉大眾繼續努力,做好防疫

本願山彌陀講堂 開山住持釋信願心繫弘法

【焦點傳媒社/總社長孫崇文報導】
「本願山彌陀講堂」是專修念佛之淨宗道場,1993年由開山住持釋信願於白衣時創立,起初在「本願精舍」講經說法,念佛共修,並設立「助念團」、「念佛會」、「法寶流通處」、「兒童讀經班」、「急難救助基金」,弘揚淨教,推廣道務。後因蓮友漸多,「本願精舍」容納不下,因此講經說法改租「甘蔗村活動中心」,辦公處則暫借「潭子共修會」,經書、錄音帶、佛像、法物的儲存流通則四處寄放。
釋信願法師表示,念佛共修、弘法辦道、寄送法寶,甚感艱難,極為不便,故有蓮友提議籌建道場,永解困境,一勞永逸。此一慈心善願萌發,獲得大家一致認同,因而立即付諸行動,有錢的人出錢,有力的人出力,於是陸續於台中市潭子區興華一路198號,購置建寺用之寶地,前後三次購地總計577坪,以作啟建念佛道場之用。自從發願、籌劃、募款、買地、設計、繪圖、請照,一路艱辛困苦,歷經十年以上。建照取得之後,2007年5月正式動工興建,預期三年內能順利竣工落成安座使用。
但世間萬法,因緣生滅,瞬息萬變,就在剛動工不久,即遇到全球金融危機,使得募款雪上加霜,更為困難。然而,仰仗彌陀慈父,威神加佑;得受龍天護法,極力擁護;並蒙十方大德捐輸,四眾弟子護持,方使「本願山彌陀講堂」2010年9月建造完成,2010年10月10日落成安座使用,得以達成願望,安僧辦道,善用講堂,弘法利生,上報佛陀恩,下報眾生恩。
信願法師則謙虛地表示,本願山舉辦救濟與愛心活動,除了發送物資與禮金外,更注重心靈的激勵及人格的尊重,所以尊稱接受救濟的低中收入戶、邊緣戶及獨居老人為「現在菩薩」,是「感恩戶」,感恩他們願意接受本願山的供養。「感恩戶」報到後,本願山的志工們不僅合掌問候,還為他們別上胸花,引導就坐,並奉上茶水、咖啡、薑湯禦寒,讓他們感受到被關愛、被尊重、被禮遇,轉變心念,感受到人間處處有溫情,外境天氣雖寒冷,內在溫暖滿心情。

其他相關新聞報導:
焦點傳媒社
match生活網
蕃薯藤、滔新聞
HiNet生活誌
LIFE新聞
PChome新聞
今傳媒
新浪新聞

助印《地獄變相圖》--護持印經弘法

助印《地獄變相圖》--護持印經弘法

潭子本願山彌陀講堂 連續19年冬令救濟-東普新聞

潭子本願山彌陀講堂 連續19年冬令救濟-各家媒體新聞

〔民視即時新聞 / 2021年1月12日〕【民視即時新聞】台中潭子本願山彌陀講堂,連續舉辦19年的冬令救濟愛心活動,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募到的善款和物資都比去年(2020年)還多,今年救濟物資準備了500份,除了民生用品還提供口罩給需要的人,會場也席開130桌素桌,讓感恩戶在冬天吃的溫暖。

其他相關新聞報導:
東普新聞
民權時報
鳳凰新聞社
中華融媒體
台灣美日時報
中華時報
焦點傳媒設
新浪台灣
match生活網
蕃薯藤
PChome新聞
焦點時報社
LIFE新聞
新浪新聞
豐盟新聞

彌陀講堂19週年冬令救濟愛心活動-回顧影片

本願山2012年~2020年冬令救濟回憶錄

敦聘擔任「護法顧問」通啟

各位善信大德您好,阿彌陀佛:
這些年來本願山在十方大德協助下逐漸成長,而為使本願山能夠持續推廣法務、興隆道場、慈善救世、弘法利生。
我們希望敦聘各位擔任「護法顧問」,共同協助本願山將佛法傳揚到社會各個角落,讓更多人能夠感受佛法的力量,穩定社會良善的心。
凡擔任護法顧問者均享有殊勝福報。
加入護法顧問者,一年發願新台幣12,000元(一年一聘)。
由於護法顧問將會刊列至本願山行事曆廣告版,時間有限,報名從速。
準備資料詳情請洽本願山
電話:04-25312901~3

【本願山敦聘護法顧問啟事】

【臨終關懷與往生助念】

【臨終關懷與往生助念】
本願山為助人念佛生西,長期從事臨終關懷。
日期:全年每天
時間:早上八點到晚上10點
對象:臨終者與往生者
地點:僅限台灣本島
費用:完全免費
電話:04-25312901-3
申請方式:台中市須家屬親臨本願山申請,外縣市請家屬電話申請
歡迎需要者請多加利用
謝絕非家屬代為申請
感恩你的配合,阿彌陀佛

淨土釋疑

問:或言「不論信疑,念佛皆生彌陀報土」,此說正見嗎?

文/釋信願
答:此說非正見,萬不可依,違佛言故,悖祖語故。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言:「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終無再住閻浮之法。此策發信心,最為切要也。」
依法論法,若無彌陀不可思議願行功德成就,何來六字洪名?何有彌陀淨土?是故,彌陀教法,在因為四十八願,在果為六字洪名。彌陀四十八願中選取念佛一行,以令眾生信稱得生,唯在第十八念佛往生願。
第十八願因願文法藏菩薩誓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成就文釋迦如來釋言:「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詳全文

【信願法師勵志格言10】

2020年冬令救濟活動照片

image11

【信願法師勵志格言9】

【信願法師勵志格言8】

(各報新聞集)信願法師助弱勢學童單車環台 關懷長輩傳愛!

(照片為各大報之合輯)
〔自由時報記者歐素美 / 台中報導 / 2019.7.22 / 〕 中華民國婦幼關懷成長協會舉辦「愛在台灣.希望無限」親善大使環台公益活動,26位弱勢國中小學學童,先在潭子區本願山彌陀講堂7天學習延緩失能課程,今天啟程,將用10天單車環台,上午騎車、下午至各地榮民之家陪伴關心長輩。參與小朋友說,藉由活動訓練自己,還能幫助長輩,很有意義。 中華民國婦幼關懷成長協會利用暑假帶領學童單車環台,今年共有26位學童參加,最大14歲升高一、最小8歲升小三,學童今天上午從台中市潭子區本願山彌陀講堂出發,往南環台一圈,每天將騎行60公里左右,上午騎車,下午則到各地的榮民之家,陪伴關懷長輩,預計31日返回台中。

中華民國婦幼關懷成長協會榮譽理事長方綺嘉說,這次環台小騎士都是弱勢學童,希望透過單車環台挑戰磨練孩子的體力與毅力,學習獨立,並懂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培養自助人助的觀念,為青春留下寶貴經驗。

潭子區本願山彌陀講堂住持釋信願表示,自己也是貧苦出身,發願幫助弱勢,因此講堂除提供場地供中華民國婦幼關懷成長協會在行前訓練學童相關技能,並盡量提供經費上的協助,祝福學童一路騎到底,旅途平安。

中華民國婦幼關懷成長協會「愛在台灣.希望無限」親善大使環台公益活動今天啟程,立委洪慈庸、市議員周永鴻、潭子區長林國聲及豐原區社皮里長涂力旋皆到場關心及祝福。 14歲的小文說,這次是第6次參加單車環台,覺得很有意義,因為可以幫助小小孩及老人,學到的延續失能課程,回家也能帶給家人溫暖;8歲的小祥則說,上次只是參與啦啦隊,今年首次單車環台,有信心一定能騎完全程。

其他各報新聞:
中央通訊社
聯合報
自由時報
中都新聞

本願山功德堂啟用法訊

image11

佛經法語

《佛說施燈功德經》言:
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住於大乘,於佛塔廟施燈明已,彼世世中得於八種可樂勝法。何等為八?一者獲勝肉眼;二者得於勝念,無能測量;三者得於勝上,達分天眼;四者為於滿足修集道故,得不缺戒;五者得智滿足,證於涅槃;六者先所作善,得無難處;七者所作善業,得值諸佛,能為一切眾生之明;八者若善男子、善女人以彼善根得轉輪王,所得輪寶不為他障,其身端正;或為帝釋,得大威力,具足千眼;或為梵王,善知梵事,得大禪定。

【信願嘉言錄 第301章】

e世紀往生傳

image11

5.瀟灑拜佛站著走: 尤家祿居士站立禮佛往生記

聽說南京尤家祿居士離世時出現了許多瑞相,我們有幸在新街口附近的一個宿舍樓裡,訪問了尤家祿居士的家屬。

今年七十五歲的尤家祿,五十二年曾任過大廠鎮代理鎮長職務,以後先後在二七二煤田、江蘇省交通廳、新華船廠等處任職,八十年退休,九六年九月三日往生。

尤家祿在入佛門前,為人就隨和厚道,不講假話,嚴於責己,寬於待人,生活儉樸。九五年初,一次摔跤,引發中風,全身癱瘓,眼不能睜,嘴歪,十分痛苦。他女兒尤立帆信佛,為求佛菩薩保佑父親,一是放生,二是到寺裡敬香,在佛菩薩像前發大願。結果僅九天,尤家祿的病就全好了,沒有後遺症。走起路來,老伴都跟不上。這件事使他相信了佛法,並開始念佛,一個月後,即九五年三月在金粟庵皈依了三寶。

尤居士開始念佛時,還有些夾雜,後來與老伴一起聽淨空法師弘揚淨土的錄音,與老伴共同切磋,心很快定下來,由開始每天念佛約四十分鐘,逐漸增加到二小時、三小時,後來達到四小時。往生前的幾個月,他每日早晨三點多鐘起床,四點鐘左右開始念佛,念到約六點鐘。早飯後休息一下,八點開始又念佛約一小時。其他時間,他還反覆聽淨空法師講解《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和《普賢行願品》的磁帶,每天一般聽兩卷。他念佛心很誠敬,常常感動得淚流滿面。有一天聽了《觀無量壽經》的磁帶,夜晚就夢見金光閃閃的阿彌陀佛出現在他和自己妻子的面前。《西方公據》有念佛記數圖,他每念五百聲即記一個點,到九六年八月十日以前,一年多就記滿了《西方公據》上的計數圖兩遍共二十張,共念阿彌陀佛聖號五百萬聲以上。

往生前的一周裡,他的表現有不少異常。他平時除了念佛聽經外,還喜歡看報紙、看下棋、看打桌球,及與一些外地朋友通信交流詩作。那幾天,這些全都停止了。整天不大出門,除了吃飯睡覺,幾乎全部白天時間都用於念佛、拜佛、聽錄音。妻子勸他出門活動活動,看看下棋和打桌球,他說對這些都不感興趣了。但這期間,他卻往金粟庵去了一趟,燒香拜佛,拿出五十元供養常住。他還整理了自己喜愛的書報,收拾收拾,也賣掉了一部分。往生前兩天,上街理髮,回家後覺得鬍子未刮乾淨,又自己動手刮,隨後又洗了澡。在他往生前的一天晚上,他女兒尤立帆突然覺得想要回家看看,一進門就嗅到很濃的檀香味,而家中並沒有人燒檀香。她媽媽在尤家祿往生後追憶說,這濃濃的香味持續了兩三天。女兒在聞到檀香味的同時,見父親集中精力念佛,跟他打招呼,他只嗯了一聲,還繼續念佛。父親沒有與她談一句話,但看上去他精神非常好,前一陣還有點咳嗽,白天還鬧睏,這時都好了。

九月三日晚飯後,尤居士帶孫女在樓門口玩了一會,不久就與老伴一起按平時習慣,八時左右睡覺,但剛躺下一會,忽然起床下地,穿上長褲,站在床前,他老伴有點奇怪,借著堂屋外的亮光,只見丈夫站在床邊的地面上,面向著四墻壁貼著的阿彌陀佛相,嘴裡發出輕微的像平時念佛的聲音,隨後逐漸減弱,慢慢弓身彎腰,頭放在床上。他老伴把燈打開,見他兩腿還直立著,只是兩手手心向上放在床上,頭放在兩手中間,完全是一種拜佛的姿勢。但卻不見動靜,嘴裡也沒有聲音了。喊了他幾聲也沒見答應,發現他已停止了呼吸。家中人立即打電話給尤立帆,並請來了醫生。醫生稍作診斷,即說人已經走了。他身旁家屬按照一般世俗方法,忙著搬動他,正準備給他換衣服。正好這時,他女兒尤立帆居士趕到了,立刻制止了這種作法。她發現被搬動後的父親眉頭有點皺,嘴唇發白,便立即動員和組織全家人一起念佛。念了一段時間後,看到父親的面色開始變化,嘴唇變紅,出現笑容,尤家祿的妻子還聽到丈夫嘴裡好像發出什麼聲音,以為他緩過氣來又同大家一塊念佛了。直到第二天早晨,大概在尤居士往生八、九個小時以後,他家屬才重新給他換衣服。當時尤家祿面相非常好,比在世時還好,眉頭舒展,臉色豐潤,笑咪咪的。尤立帆說:學佛人絕對不敢打妄語。當時我父親那個樣子,同牆上貼的阿彌陀佛像簡直太像了,活像阿彌陀佛。尤立帆摸摸父親的腳心、膝蓋、肚臍和臉,都涼了,而頭頂卻熱乎乎的。這時許多親友來看尤家祿的遺體,見他面貌如此好,都十分驚奇讚嘆。

九月四日上午九點多鐘,家人送尤家祿居士遺體往殯儀館火化,頭頂依然發熱。頭七第一天,全家念佛。辦喪事期間沒有殺生,家中諸事都比較順利。

為尤居士授三皈依的全乘法師和棲霞山的本振法師得知他往生前示現的種種瑞相,都認為他肯定是往生了,這也深深教育了他全家。他的四個兒子原本都不信佛,現在親身經歷、親眼看到了這種種瑞相,都對學佛開始有了正確的認識,特別是過去對父親學佛意見較多的大兒子,轉變最大,現在經常念佛,也不再殺生了。

■文: 南京/尤立帆居士

image12 更多故事集錦....

淨土釋疑

33.問:十方眾生為彌陀所被之機,未知是以何機類為主?

魏譯言「十方眾生」,漢譯言「諸天、人民、蠕動之類」,吳譯言「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唐譯言「餘佛剎中諸有情類」,宋譯言「所有十方無量無邊無數世界一切眾生」,《悲華經》言「無量無邊阿僧衹餘佛世界所有眾生」。

從魏譯難明十方眾生所指為何?但是漢、吳二譯,卻明確指出天、人、畜生三類,此是六凡眾生,是何世界的六凡眾生?唐譯指出除了西方佛剎外的餘佛剎,宋譯更詳盡指出除了極樂世界外的所有十方無量無邊無數世界的一切眾生。從以上諸譯可知:十方眾生是除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外的所有十方無量世界的六凡眾生。

又《大乘無量壽莊嚴經》第一願言:「世尊,我發誓言:願如世尊,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所有一切眾生,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皆得身真金色。」由此願可知四義:

一者為令三途眾生回歸故﹕法藏菩薩發願成佛,願所居佛剎,具足無量功德莊嚴,目的是為了三途的眾生能回歸淨土,安身立命。

二者越苦眾生急需偏救故:一切眾生中,標出焰摩羅界及三途眾生,表示欲攝盡所有眾生,也顯示越苦之機越先急救。

三者顯明罪業不礙往生故:三途眾生,皆生我剎,乃是彰顯不嫌任何眾生之罪業,每一眾生皆要救度,更明罪業不礙往生,無礙光攝受故。

四者教化生者速疾成佛故: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乃是顯明非但不嫌三途眾生之罪深業重,還要教化他們速疾成佛。如此慈悲是為大慈大悲。

故知,六凡以三途眾生是彌陀所急救之對象。

■ 更多淨土釋疑.....

本站資訊中心公告

護持帳戶

無標題文件 donate_home

1.郵政劃撥:22211781
戶名:蔡勵志 (釋信願 )
2. 信用卡捐款:
請將信用卡捐款單下載,填寫後傳真或郵寄回本願山,來電確認。
地址:427台中市潭子區興華一路198號. Tel:04-25312901~3.
e-mail: beenyuannshan.org@gmail.com

donate_credit_card.doc下載本願山彌陀講堂信用卡捐款單

*請於Download圖樣上按滑鼠右鍵,選"另存目標"或"鏈結另存新檔"即可。

下載各項活動表單

近期活動
 
常年活動訊息

■ 請點擊圖片聽影音說明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來自全球的蓮友
分享網站於大眾,廣傳彌陀本願心!

Flag Counter
 
線上使用者
3人線上

會員: 0
訪客: 3

更多…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帳號密碼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show bar
button